团结拼搏 自强不息
WELCOME
当前位置: 首页>>团队简介>>团队重点研究方向
团队重点研究方向
团队重点研究方向

重点方向

1)种子育制与低损精细加工检测技术

针对我国水稻整体存在高档优质品种,区域特色稻种品牌不强,且规模化制种等产前机械化水平相对薄弱,种子质量偏低、制种成本高、生产效率低等问题,拟开展优质稻种培育、机械化试验制种、种子低损高效精细加工、种子活力分析及质量检测等关键技术研究,创制机械化生产成套装备,构建规模化、专业化和标准化的水稻种子产业化工程技术装备体系,有效优化北方一季稻品种结构,提升优质稻米品种,为水稻产业发展提供可持续竞争力。


2)高标准稻田土壤提质增效技术与装备

结合北方稻区耕作时期饱和黏附黑壤土物理特性,探索耕作部件与作物-土壤耦合互作关系,揭示土壤破碎及整理、灭茬翻埋的内在机理和规律,围绕高标准稻田土壤提质增效要求,重点研究土壤智能快速检测、耕层剥离联合耕整、仿生脱附减阻、土壤障碍因子消减修复等关键技术,实现智能水田激光平地、节能减阻耕作联合、标准田埂修筑、土壤改良修复等装备的技术突破与升级改造,为稻田机械化耕整地技术提供可靠保障与支撑。

3)优质粳稻高产种植技术与装备

围绕北方一季稻多种种植农艺要求,重点开展单少株大苗机械化精准栽植、多株小苗密植机械化高速栽植、高效自动化精量育苗播种、寒地粳稻机械化精量水、旱穴直播和高适用性插秧同步侧深施肥等关键技术,创制适用于多种寒地水稻的高效种植装备,探索多区域、多品种水稻种植模式与技术体系。

4)高效精准水田田间管理技术与装备

针对水稻生产对高效精准田间管理装备需求,以高效率、自动化、精准化、智能化为发展方向,重点研究基于物联网信息技术的水稻综合信息智能监测系统技术;统防统治高效环保机械化施药技术,形成规模化无人飞行平台与水田多功能运载平台;集成变量深施肥的固肥、液肥系列精量配混施用技术;智能识别决策规划的水田中耕除草技术,同步执行植物营养检测、杂草识别、专家智能决策分析、机械除草、对靶施药等多项作业。

5)智能高效低损水稻联合收获技术与装备

针对国内水稻联合收获智能化控制、深泥脚田底盘、轻简化设计等研究相对缺失,以精良化、高效化和智能化为主要发展方向,重点研究水稻收获高地隙底盘驱动、大排量HST差速转向及电液操纵、切流与轴流多级脱粒、潮湿物料高效倾斜、智能化调控及整机系统集成与可靠性等关键技术,创制适用于平原规模化及区域轻简化的智能高效低损水稻联合收获装备。

6)机收后秸秆资源化综合利用技术与装备

针对水稻秸秆焚烧严重,资源利用不合理,开展秸秆“五化”综合利用技术及其配套机械化装备研究,重点突破秸秆肥料化精细粉碎均匀抛撒、精细粉碎覆盖、高留茬深埋、催腐还田、生物炭化及集成收集打捆等关键技术,探究秸秆固化、气化及液化工艺与技术,拓展秸秆农用复合材料配制技术,创制系列秸秆资源化利用配套设备,建立适用于北方地区的秸秆综合利用技术体系与模式。

7)稻米绿色节能产后加工与综合利用技术与装备

针对稻米产后加工与综合利用程度低,有效利用率低等问题,以稻米安全优质,降本增效,节能降耗,绿色环保为主要发展方向,重点研究稻米干燥品质转变机理、稻谷物性与干燥方法优化集成、多水分多重结构干燥工艺、基于分层变温干燥、基于品质的干燥耦合控制、稻壳稻草炭化液态副产物综合利用等关键技术,创制新型环保能源替代煤油等传统能源装备、太阳能干燥装备、高效热泵干燥装备、数控高品质微波干燥装备、变温压差膨化干燥装备、红外热扫描装备等稻谷快速干燥设备,建立稻米质量安全与营养品质评价体系。